顺丰“丰语”大语言模型
近日,顺丰科技在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上正式宣布,其自主研发的物流行业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——“丰语”正式亮相,标志着顺丰在物流智能化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。该模型在物流垂域能力上全面超越通用模型,已成功应用于市场营销、客服、收派、国际关务等20余个业务场景,展现了强大的行业赋能能力。
发布会上,顺丰科技AIoT副总裁宋翔表示:“‘丰语’是顺丰针对物流行业痛点精心打造的大语言模型,其应用场景之丰富、效果之显著,在行业内首屈一指。通过深度结合物流行业的各个岗位,我们旨在让每位员工都能迅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岗位专家,从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。”
据顺丰科技介绍,“丰语”大语言模型在训练数据方面,约有20%来源于顺丰及整个物流供应链相关的垂直领域数据。通过持续预训练、监督微调以及基于人工反馈的强化学习,该模型不仅更加懂物流,也变得更加可靠。顺丰还建立了物流领域大模型的测评体系,对模型的通用能力和物流垂域能力进行了详尽的测评,确保模型性能的最优化。
在实际应用中,“丰语”大语言模型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。在市场营销方面,顺丰将其应用于图文内容输出、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服务推荐、退货下单识别与风控等场景,有效加速了商机转化。在客服领域,大模型帮助客服人员快速提取客户对话关键信息、形成服务摘要,并洞察客户反馈中的机会点,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。目前,基于大模型的摘要准确率已超过95%,使客服人员与客户对话后的处理平均时长减少了30%。
此外,“丰语”大语言模型还深入应用于收派员的工作场景。顺丰从新员工入职开始,就应用数字人对收派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。在日常收派作业时,收派员可以通过大模型快速解答各类问题,如物品能否寄送、是否建议保价、如何包装、不同时效产品的价格等。据统计,大模型对小哥问题的定位准确率超过98%,平均每次会话可以节省小哥3分钟时间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在国际关务场景中,“丰语”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更是填补了行业空白。面对多国条款与各类语言,大模型能够快速判断物品是否符合相关国家的海关清关标准,规范报关品名,并通过高拍仪快速判定相关寄送物品是否可以过关。这不仅提升了通关时效,也为客户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顺丰科技大模型技术总监江生沛在分论坛上进一步介绍了“丰语”的技术研发思路。他表示,顺丰在综合考虑效果与使用成本的均衡下,自研了行业的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。通过一系列先进的训练方法,使“丰语”大模型在物流垂域能力上实现了对更大尺寸通用模型的全面超越。例如,在小哥问答场景中,“丰语”的误率降低了58%;在客服填单场景,实时物流信息抽取错误率降低了52%。
展望未来,顺丰科技表示,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,“丰语”大语言模型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与深入。顺丰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,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大模型赋能下更加快捷、贴心的物流服务。
此次“丰语”大语言模型的发布,不仅展示了顺丰在物流智能化领域的强大实力,也为整个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新的标杆。顺丰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,引领物流行业迈向更加智能、高效的新时代。